放生雀鳥的功德與福報,放生的現(xiàn)世與后世功德
來源:http://m.i-yn.cn 作者:善緣放生中心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8-06
摘要:2、比如說,如果在戒殺放生時發(fā)愿:愿我能以此功德,而成就阿羅漢的果位,將來就會成為阿羅漢。一、武漢放生烏龜?shù)淖罴训攸c是1、放生的現(xiàn)世功德2、佛經(jīng)中說過:諸佛菩薩、世間
 一、武漢放生烏龜?shù)淖罴训攸c是1、放生的現(xiàn)世功德2、佛經(jīng)中說過:諸佛菩薩、世間神靈都會對戒殺行為感到滿意、高興,并竭力贊揚戒殺之人。3、也許有人會想:諸佛菩薩是否會了知我的戒殺之愿呢?關(guān)于這一點,相信很多對佛教常識有稍許了解的人,都會輕而易舉地作出解答。我們也有無數(shù)的例證可以證明,佛陀是全知的正量夫。4、另外,戒殺之人還可以獲得健康。當(dāng)然,如果前世的殺業(yè)重于今世的戒殺功德,或因為其他原因,就仍有可能會生病。但發(fā)誓戒殺之人即使偶感小恙,卻可以代替墮入地獄的巨大痛苦。5、戒殺之人縱使到了晚年也是耳聰目明、五根敏銳。6、戒殺還可以消除壽障,延年益壽。有很多人在遭遇壽障之際,會驚恐不安地延請僧眾念誦很多儀軌。其實,念誦儀軌雖有作用,但最奏效的方法,無疑是戒殺。通過戒殺,就可以遣除所有的壽障。7、戒殺之人不僅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庇護,就連世間的羅剎、魔鬼等非人,也會保護此人。護法以及其它世間神靈,也會晝夜圍繞,嚴加守護。8、很多居士都在堅持供護法,并念誦格薩爾王等各種護法儀軌,但如果不吃素戒殺,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;如果能戒殺吃素,則儀軌可念可不念。即使不念,護法等鬼神也會履行保護、照看戒殺之人的責(zé)任。9、放生后世的功德10、經(jīng)書中講了很多戒殺的后世功德,歸納而言就是:在沒有出離心、菩提心以及特別回向的情況下,戒殺之人來世可以投生為天人。二、做放生法事需要多少錢1、戒殺、放生還有一個重要功德,就是可以成就戒殺之人的任何一個心愿。2、比如說,如果在戒殺放生時發(fā)愿:愿我能以此功德,而成就阿羅漢的果位,將來就會成為阿羅漢;如果發(fā)愿:愿我能以此功德,而成就緣覺的果位,將來就會成為緣覺;如果發(fā)愿:愿我能以此功德,而成就佛的果位,將來便會成就佛的果位。其它愿望也可依此類推。愿力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,在有了戒殺放生功德的配合之后,更會如虎添翼,成就所愿。3、因此,在我們每次放生結(jié)束,念誦《普賢行愿品》作回向時,大家一定要珍惜這個難得的特殊機會,盡力地強調(diào)自己的心愿。要知道,這時的回向之力與平時是迥然不同的。4、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,懺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;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,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、學(xué)佛網(wǎng)、各位讀者;此文若有錯謬,我皆懺悔,若有功德,普皆回向,愿斷惡修善、共戒邪淫、廣積陰德、持戒念佛、求生凈土!5、十善之首是放生,十惡之首為殺生,放生的功德最大,既直接又快速,改變命運的力量最為顯著。佛陀所說諸法中,菩提心為根本,而一切有漏善法中,無有能比放生之功德更大者。凡其它善業(yè),若自心不凈,就無有功德,但放生時,無論其心凈或不凈,其事皆是直接對眾生有利,因此有不可思議的善果,哪怕是放一條生命的功德也無法衡量。因為這些所放的眾生,暫時已經(jīng)解脫難忍遭殺的痛苦,再加上放生時念佛號、心咒來加持后,究竟彼等眾生也獲得不退果位。(因此在放生時,切莫忘記念佛號!這一點后面會專門講)6、龍樹菩薩在《大智度論》中云:“諸余罪中,殺業(yè)最重,諸功德中,不殺第一?!辈氐氐墓IG髱熢疲骸皯?yīng)斷殺生,救護放生,于一切身語之善法中,放生功德最大?!比裟芊派?,從金剛地獄中也能得解脫。7、佛經(jīng)中說人天七德:“種姓高貴、形色端嚴、長壽、無病、緣分優(yōu)異、財勢富足和智慧廣大?!逼渲虚L壽和無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,放生也是其余五德之助緣。特別是,若想長壽,則應(yīng)放生,《放生贊》云:“汝欲延生須放生,此是循環(huán)真道理,他若死時你救他,你若死時天救你,延生生子無別方,戒殺放生而已矣。”彌勒菩薩偈云:“勸君勤放生,終久得長壽,若發(fā)菩提心,大難天須救。”8、憨山大師的‘放生功德偈’說:人既愛其壽,物亦愛其命。放生合天心,放生順佛令,放生免三災(zāi),放生離九橫,放生壽命長,放生官祿盛。放生子孫昌,放生家門慶,放生無憂惱,放生少疾病。放生解冤結(jié),放生罪垢凈,放生觀音慈,放生普賢行,放生與殺生,果報明如鏡。放生又念佛,萬修萬人成。(‘三災(zāi)’:刀兵災(zāi)。疾疫災(zāi)。饑饉災(zāi)。‘九橫’:一得病無醫(yī)。王法誅戮。非人奪精氣。為火所焚。水中沉溺。為惡獸所啖。墮崖。中毒受咒。被饑渴困。)9、印光大師總結(jié)了放生的十功德:無刀兵劫、集諸吉祥、長壽健康、多子宜男、諸佛歡喜、物類感恩、無諸災(zāi)難、得生天上、消滅惡業(yè)及四季安寧、生生不息善心相感。10、弘一大師也曾經(jīng)“先問諸君,欲延壽否?欲愈病否?欲免難否?欲得子否?倘愿者,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,即是放生也?!? 標(biāo)簽: |